第十五章:檢測分享
檢測準備
- 若為新手,建議快速讀過所有規範的標題,讓心裡有底
- 確認電子報告與報告後臺之資訊是否完全一致
- 檢測網站名稱
- 檢測網站網址
- 檢測網站等級
- 執行任務(若兩邊不同,則各依照不同任務進行測試與填答)
- 確認檢測網站連線是否正常(首頁)
- 複製一份報告模板,當作新的檢測案件(text純文字檔)
- 檔名除了網站名稱,還可以加上日期、名字或是你今年的第幾個案子作為編號,是第幾次抽測複測等資訊
- 內容包括一些標題,等待填寫,如檢測狀況、其他、執行任務、心得、檢測軌跡、檢測時間等
- 可能需要同步開啟的檔案
- 規範罐頭文字(自己整理過的,會隨著檢測案件增加而不斷豐富其內容,它就是自己的檢測寶典或聖經)
- 發現之前抓過的類似問題,可以開啟相應的舊報告參考
檢測步驟
- 複製檢測網址到新檢測案件檔的檢測軌跡貼上
- 把檢測任務標題寫在新檢測案件檔的檢測任務中,如LOGO、下載、搜尋等
- 開始檢測首頁
- 從最上面開始檢測,以一個區塊一個區塊的方式,若有障礙就到檔案中撰寫
- 注意網站開啟的尺寸、縮放比,如果發現主選單藏在某個按鈕中,或者有手機或行動裝置相關字樣,就有可能是行動版介面,需要調整成桌機版再進行檢測
- 檢測網站導覽
- 從網站導覽開始,每個頁面若版型相同,只要檢測不同部分即可:如左側區塊與中央區塊
- 開始抽測其他頁面,最少20個,越多越好,盡量將檢測面擴大,每個主題都去檢測
- 進入每個頁面一定要先確認網址是否還在檢測範圍內,複製網址貼到檢測軌跡後再進行檢測
- 方向鍵與tab鍵都要確實使用瀏覽
- 適當切換瀏覽與焦點模式操作元件
- 搭配方便工具進行檢測,如聽取元件位置、檢查原始碼等
- 定位點快速鍵、全站搜尋、單元搜尋、分頁列、跳到主要內容、回頂端等這些都要記得檢測
- 檢測完成,一定要整個檔案檢查一下,有沒有打錯字、漏寫什麼項目等
- 檢測完成後,依據文字檔去填寫電子報告與報告後臺
- 可以建立一個紀錄檔,記錄檢測了哪個網站、網址、網頁數、日期時間等資訊
檢測狀況撰寫格式
- 規範代碼、條文
- 問題網址(有多個就一行一個)
- 問題說明:現況與罐頭文字
- 同一規範有多網址多問題,則一行網址、一行問題、一行網址、一行問題來撰寫
- 一個規範加上網址與問題為一組,每一組空一行
執行任務撰寫格式
- 任務簡單標題:Logo、下載、搜尋等
- 如何執行任務:到什麼地方找到什麼,做了什麼等
- 執行狀況:發生了什麼事,遇到什麼狀況,有什麼想法或心得建議
- 若該網站沒有該任務,則都填寫無此任務即可
檢測心得
- 檢測過程中會瀏覽網頁,有沒有什麼印象深刻的地方
- 對於網站的版型、規劃有沒有什麼想法
- 因為報告內容都是寫網站比較不好的一面,在心得這邊可以稍微平衡一下,如果有好的地方也應該給予鼓勵
- 報告內容需要客觀理性詳實不帶感情的陳述,但心得部分可以軟性、感性或帶有自己主觀的看法
檢測哪些網頁
- 首頁
- 最新消息、公告、新聞稿、活動訊息
- 首長信箱、聯絡信箱、意見信箱
- 便民服務、線上服務
- 組織架構、作品展覽
- 業務介紹、聯絡資訊
- 交通
- 活動影片、相簿、照片,多媒體、影音專區
- 相關網站、網網相連
- 網站導覽
複測重點
- 複測僅針對初測發現之問題進行檢核,但若有同樣問題在其他頁面被發現,則仍可列舉
- 其他項目或心得不在複測範圍中,有改善最好,沒有也不需列舉
- 僅需進行複測項目,不需要執行任務、填寫評分或心得、時間等
- 注意,需要把初測、複測的完整檢測軌跡全部貼上(網址不重複)
- 該次複測若有問題尚未改善,就需要列點,與上次複測相同也一樣
- 除非修改原本的問題而產生新的障礙,否則不能列舉初測未發現之問題
檢測心態
- 檢測前腦子放空,不要有任何預設立場,因為每個案子都是獨立的
- 一天不要檢測超過三個案子,檢測品質會下降,效率會變差,而且會很煩
- 檢測時一定要把自己的角色設定在專業的檢測人員而不是一般網頁瀏覽的視障者
- 檢測時需要專心、細心與耐心,不然很容易錯過小問題沒抓到
- 檢測是一個介於人工與機器之間的工作,雖然重複性高但又有一些項目是人工才有辦法判斷的,因此需要在檢測過程中尋找樂趣才不會測不下去